2015-04-21 14:08来源:性教育网分享
处女膜的学名:vaginal membrane(yin道膜)这种叫法就比较符合专业规则。当然,处女膜又并不属于yin道。它位于yin道口外缘,只是可能遮盖了后边的yin道口。
维基百科的准确表述是,“处女膜形成了女阴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外阴”。如果比拟的话,它就像嘴唇之于口腔的情况。所以实际上处女膜并未养在深闺,翻开阴唇就可以看到它。
所以,准确的称呼应当是“外阴膜”。“处女膜”给人一种模糊的暗示。就是说,它与性交有关进而与yin道相关。它的存在仿佛天然的具有某种“性交”属性。不过除了专指yin道,英语的vagina还可以泛指女阴。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叫法。所以,现在的解剖学应该改变这一称呼。这个称呼本身一直在制造某种神话。我们接受这个词语的同时一并接受了某种观念。
处女膜名称的不恰当还包括“膜”。由于观念的原因,即使是性教育也对女阴有所回避。处女膜真实图像的展示则更是一个难事。但是,文字或示意图到底是“虚”的东西。它们有意无意地误导着人们,甚至是成为某种观念的帮凶。
“膜”是哪样的一种东西?比如心包膜,没有见这种膜的就只能瞎想了。现代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把处女膜联想为保鲜膜或塑料薄膜。特别是,几乎所有的处女膜示意图就是薄膜的直观印象。这种示意的确是出自科学需要,但却巩固了一个神话。
当一个神话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它就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对于处女膜,“处女”二字暗示它的功能与处女有关。一个“膜”则加强了这种功能的认识。试想隔着一张薄膜,那是多么鲜明的测试意味啊。造物用它来测试并标志童贞。但是,如果它只是某种肉状突起,这种验证意味就几乎要消失。如果比拟的话,处女膜就像口腔后部的那个小舌头。但是,你不会认为它也具有某种天生的验证作用。
这个小故事曾经经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的改写,放入他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中,讲的自然是豪门大户妻妾众多,且门禁不严,以至于绿帽子连戴就是十余顶了。
女性自慰不仅仅是用手,还会借助工具。当然女子自慰工具也不是现代才发明的,而是古代就有了。那么古代女子都是用什么工具自慰的呢?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一下。
内裤是每个人必须穿的服饰,很难想象不穿内裤的感受。但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有不穿内裤的,那么,那时候为什么女人们不穿内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性是人的本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现性欲和性冲动,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性文化典籍,在性爱艺术方面,有人认为古代中国胜过古代西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