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22:56来源:未知分享
儿童的艾滋病治疗有别于成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差别呢?我们又该用怎么的方法去治疗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HIV感染的临床特点:
生长发育延缓
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
进展快
病死率高
治疗目标:
减少HIV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减少药物相关的毒性
维持正常的发育和神经认知发展
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时机:
由于儿童HIV感染的疾病进展较成人更为迅速,因此建议儿童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应较成人更为积极。
1岁以下:疾病进展的危险程度与儿童的年龄呈负相关,儿童年龄越小,疾病进展越快。年幼儿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年长儿。目前推荐1岁以下婴儿无论HIV RNA水平如何,有症状或免疫学改变者均应开始抗病毒治疗,对无症状及免疫指标正常者也可考虑治疗。
1岁以上:1岁以上者病情进展相对较慢,对年长儿童可考虑推迟治疗。但进入艾滋病期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疾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予治疗。
儿童艾滋病患者中HIV耐药突变发生率较高
儿童艾滋病的治疗是整个HIV/AIDS人群治疗的重要部分。目前,可以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唯一可以延长患儿生命的方法。儿童患者不同于成人患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对于儿童作用不同于成人,儿童抗病毒治疗反应有特异性。因此儿童的抗病毒治疗在如下的方面有特殊性:抗病毒指征、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药物疗效、病毒变异、耐药问题,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等。
儿童抗病毒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
能够应用于儿童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和成人基本相同,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但是能否适合儿童患者的药物剂型和剂量又是十分关键的。药物剂型和剂量不当将直接导致治疗的失败。在曾经应用过成人抗病毒药物的患儿中,耐药病毒出现的比例高于未治疗的患儿。
应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一线的治疗方案是2NRTI/NNRTI。治疗药物均应使用儿童专用药物剂型,例如适用于婴幼儿和低龄儿的糖浆类、悬浊液类药物;适合于大龄儿童服用的片剂和胶囊等,而且也应配备不同剂量的药物供具体的患儿使用,从而有效地保证患儿药物服用剂量的准确性,避免因为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我国国家儿童抗病毒治疗研究的结果表明,患儿经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表现得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恢复正常。患儿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经过抗病毒治疗1年,CD4+细胞计数平均上升229个/μl(P<0.05),病毒载量平均降低2.60Log(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抗病毒治疗可抑制患儿体内HIV病毒的复制,使患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儿童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突变问题
治疗失败意味着患儿的疾病进展甚至死亡,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HIV病毒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突变。耐药检测研究逐渐成为越发重要的HIV治疗工作的组成部分,耐药检测结果对于确定避免使用某种药物方面的可靠性较强,但是对于判断某种药物可能的敏感性方面可靠性稍差,耐药检测对于判断正在应用的或近期使用过的药物活性方面更为可靠。我国国家儿童抗病毒治疗研究对部分研究对象的病毒耐药突变情况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研究显示,患儿体内病毒的主要变异位点及变异的发生率情况如下:NRTI相关的变异位点变异发生率是M184V77.1%、M41L34.2%、K70R25.7%、T215Y25.7%、D67N25.7%。NNRTI相关的变异位点变异发生率是K103N57.1%,Y181C48.5%。
通常发生以上单个或多个变异就可能造成病毒对某种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整个抗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在联合使用多种、多个药物的时候,病毒变异耐药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通常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为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儿童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尽量和其父母治疗方案相一致。
这个小故事曾经经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的改写,放入他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中,讲的自然是豪门大户妻妾众多,且门禁不严,以至于绿帽子连戴就是十余顶了。
女性自慰不仅仅是用手,还会借助工具。当然女子自慰工具也不是现代才发明的,而是古代就有了。那么古代女子都是用什么工具自慰的呢?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一下。
内裤是每个人必须穿的服饰,很难想象不穿内裤的感受。但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有不穿内裤的,那么,那时候为什么女人们不穿内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性是人的本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现性欲和性冲动,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性文化典籍,在性爱艺术方面,有人认为古代中国胜过古代西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