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16:23来源:这样爱分享
广州地铁一号线于2017年6月23日宣布将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具体实施办法是于本月28日起,每逢工作日的7:30 至9:30,17:00至19:00将往东站方向的最后一节车厢以及往西朗方向的第一节车厢设置为女性专用车厢。据称, 女性专用车厢的设立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地铁中发生的性骚扰事件,同时减少由于拥挤产生的“尴尬”。据报道称,广州地铁的管理部门特意强调, 女性专用车厢,实际也并非女性专用,而是主要起到一个倡导性的作用。 此外,除了广州市,深圳市也有可能开始女性专用车厢的试运行 。
事实上,在女性专用车厢出现之前,在大连以及合肥就出现过比一般停车位宽出7厘米的“女性专属停车位” 。虽然女性专属停车位在德国、韩国等国家均有实践,中国则是唯一一个将女性专属停车位拓宽的国家。女性专用停车位以及女性专用车厢这类 “女性专属”的设施往往成为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起媒体和公众的讨论。从女权主义出发的批评者,通常指出这类设施实际上反映了针对女性的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 。而大部分支持者认为这些设施和制度设计是 “对女性的关爱和尊重”,是“人性化的设计”,能够让女性“体验到幸福感”,认为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太“不领情”。
无论是女性专属车位还是女性专用车厢,其本质都 是一种性别隔离的措施。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性别隔离的状况并不少见。按照学者的分类,性别隔离分为很多种,有法律性的、行政性的、自愿性的。法律性的性别隔离包括区分男女厕所、洗浴设施等,而行政性的则包括体育运动中以及医疗实践中的性别隔离。自愿性的性别隔离则更加种类繁多,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征,很多基于性别的组织和协会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女性专用车厢能创造对女性有益的“安全空间”吗?能促进性别平等吗?这篇文章试图从性别隔离的角度,来初步探讨这些问题。
女性专用车厢的前世今生
女性专用车厢并不是特别新鲜的事情。至今,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出于宗教的原因, 女性专用车厢相当普遍。 不仅地铁车厢,很多情况下,这些国家还提供妇女专用的公交车、出租车等服务,由女性来担任司机,提供服务。
除了宗教原因之外,在世俗化背景下, 女性专用车厢也在不同国家经历过起起伏伏。一般来说,世俗化背景下的女性车厢,其目标都是为了防止性骚扰的发生。在英国还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的1874年,为了防止没有男性陪同的女性受到骚扰,就曾经设立过女性专用车厢。1977年,因为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以及法律规定禁止以性别为基础区分对待公民,反对女性专用车厢的声音占据了优势,英国废除了女性专用的车厢。
而在日本,女性专用车厢最早出现在1912年,在交通高峰时段,男性女性学生可以分别乘坐列车。该服务于二战之后停止。而二战之后的1947年,日本的地铁过度拥挤,孩子和妇女往往难以挤上列车,因此,在Chuo Main Line和Kelhin-Tohoku Line这两条线路上,设立了妇女专用车厢。不过,这些车厢也于1973年在列车设立了“博爱专座”(priority seats)之后取消。
近20年来,女性专用车厢在非宗教化的语境下,似乎出现了复辟和新发展。譬如, 自2000年开始,日本的多个地铁公司开始陆续推出女性专用车厢,至今已经有三家公司实施了女性专用车厢的服务,延续至今。类似的“复辟”也险些发生在英国,2015年,英国工党的领袖科尔宾(Jeremy Corbyn)宣布考虑重新设立女性专用车厢以减少性骚扰,顿时引起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英国卫报刊登了名为《女性专用车厢,多么荒谬而倒退的想法》的文章,作者Gaby Jackson批评女性专用车厢这样的措施,类似市场营销中 “shrink it and pink it”的举措,对服务没有任何改变。她号召,“进步的男女应该反对对女性的暴力,而不是要求妇女们改变她们的行为。”
除了日本,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2000年之后推行了女性专用车厢:巴西于2006年设立了女性专用车厢。墨西哥于2008年开始在地铁中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类似的,在印度尼西亚,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地铁性骚扰报告,名为PT Kereta Api的地铁公司于2010年推出了女性专用车厢。 2004年,台湾也开始尝试女性专用车厢。虽然这样的尝试,因为效果不佳,仅仅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
车厢中的性别隔离不能带来“安全空间”
当然,女性专用车厢也不乏支持者 。一名印度的女性就曾经写到,她非常愿意乘坐女性专用的车厢,在专用车厢中,她才深刻体验到了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存在乃至主导地位。她感到安全而且愉悦。这样的言论,实际上是指出,女性车厢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空间”,为女性提供更为安全和轻松乃至被赋权的感受。
我毫不怀疑,这样的体验是真实的。因为的的确确,女性的专属空间通常都会给女性带来一种团结的机会。就如同男性之间互相之间的兄弟情义和哥们义气在男性生活中,往往很被男性重视,被认为对男性有积极的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中都多有表达。虽然女性的姐妹情谊,比较少在文学作品中获得承认和表达,但是女性之间的情意和共同体意识,对于女性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与男性隔离的时空中,女性可能比较容易感受到相互之间的共同体意识。
但是,这种同伴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的实质,其实并非生理上的,而是在社会中被形塑的 。在男权占据优势的社会,女性往往有共同的困难和处境,自然也就更加容易建立同情、理解和信赖。但是,性别不是人们建立共同体意识的唯一向度。我总是相信,一个更加性别平等的社会结构之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会基于更加复杂的社会类别,更加具有流动性,也就更可能是去性别化的或性别多元的。
更为重要的是,女性的“安全空间”的建立,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提高女性在公共空间的参与度,而非仅仅把女性当做被动的一份子。世界妇女大会、女性为主导的企业以及各类女性协会和俱乐部,往往都能创造出新的“安全空间”。因为它们都增加了女性在以往弱势领域的存在感,增强了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存在感。而设立女性专用车厢这样的性别隔离的措施,则并没有真正扩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力量。相反,正如很多女性主义者所批判的那样,它很可能 一步一步侵蚀着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地位。
这个小故事曾经经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的改写,放入他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中,讲的自然是豪门大户妻妾众多,且门禁不严,以至于绿帽子连戴就是十余顶了。
女性自慰不仅仅是用手,还会借助工具。当然女子自慰工具也不是现代才发明的,而是古代就有了。那么古代女子都是用什么工具自慰的呢?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一下。
内裤是每个人必须穿的服饰,很难想象不穿内裤的感受。但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有不穿内裤的,那么,那时候为什么女人们不穿内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性是人的本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现性欲和性冲动,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性文化典籍,在性爱艺术方面,有人认为古代中国胜过古代西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