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夜话

首页>夫妻夜话>正文

调查198名中学生 12人有过性行为

2015-11-06 10:31来源:这样爱分享

调查198名中学生 12人有过性行为

  试想一下,你心中的“性”是什么?身为“80前”的你,看到这个题目就已经身体发热了,心里蹦出的话或许是“怎么能在报纸上谈论这样的话题呢?”可是,您或许不知道,在“95后”的孩子们看来,“性”很正常,他们好奇却没有获知正确的信息,想尝试却没有人告诉他们面临的后果。于是,类似“15岁少女怀孕不自知,产子后遗弃在路边”的新闻会成为家长们难以接受的现实。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从一开始,家长的灌输与孩子的需求就是不对称的。对于性教育,用孩子的话说,就是“爸爸妈妈,别以为我们都不知道。”过半“95后”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

  数据说>>过半 “95后”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

  “95后”,这群多在中学校园里学习的青少年对性知识究竟了解多少?他们如何对待性行为?为了尽可能真实准确地了解中学生的情况,近日,本报通过无记名方式,随机选取了济南市的3所初高中学校,发放了“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在没有任何第三方因素左右的情况下,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其中,初中生74名、高中生124名,女生占53%、男生占47%。

  在问卷中,设置了“你是否有过性行为?如果有,第一次性行为是在多少岁?”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198个答案中,有12名学生坦承“有过性行为”。而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平均在16岁,最小的在15岁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这12名学生中,有10人对未成年人未婚先孕的现象认为“无所谓”、“没概念”。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获取青春期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次是网络、同学朋友间交流、学校课程、广播电视录像,另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解很少”,其中,只有17人选择了家庭教育,9人选择书刊杂志。从小就浸泡在网络世界的“95后”们有五成以上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也就是说,性知识教育中,家长、教师并非主角。在学生能接受的性教育方式中,选择“父母当面直接告诉”的仅占了两成。在问卷上,还有同学写下“我们懂的比家长多”。

  事实上,对于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学生们还是比较接受的。有81名学生选择了“老师课堂讲授”,75人选择“订阅相关书籍自己看”。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只有少数中学开设了专门的生理卫生课,很多学校传授相关知识通常是通过班会、讲座、个别学生心理咨询等形式。

  家庭说>>保守家长选择“堵”,好奇孩子偷着“学”

  如今,初高中学生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2-18岁,也就是“95后”居多。对应的,他们的家长则多数是“80前”。隔着30年的年龄差,在对“性”的认识上,家长与孩子之间也是重重鸿沟。

  记者采访了济南一名初三学生小齐(化名)和他的妈妈宋女士。有趣的是,面对同样的问题设置,母子俩的回答却有着戏剧性的冲突。

  “你如何看待青春期的性冲动?会不会选择跟父母倾诉?”

  “上了初中后,有时候遇见女生会心动,并且想有身体上的接触。在我看来,性是很正常的,这只是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第一次了解是在浏览网页时出现的广告,出于好奇点进去看,私下也会跟朋友谈论这样的话题。跟爸妈交流?完全没想过,估计提起这个话题就会被教训吧!”小齐的回答让人看不出这是个15岁的孩子。对于谈论“性”,他毫不避讳。

  与小齐不同,宋女士的回应可以说是简单粗暴,“讨论性冲动对孩子来说还太早了,也太敏感了。他应该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的事,孩子还小,长大以后自然会懂。”保守家长要“堵”,认为孩子到了年龄自然会懂,性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催熟孩子的心理。而好奇的孩子们却选择通过网络、同学间交流偷“学”。

  这一矛盾,在问卷的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对于“性”,有164名(占82%)中学生认为是“人类的正常需求”,8名学生认为“性是不正常的,难以启齿的”,还有24人“对性没有概念”。有人说,史上最令父母尴尬的题目是“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难题,学生们似乎更坦然。在调查中,186名学生对于人类的生殖过程很了解,只有12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134名学生表示“父母并没有对自己进行过青春期两性方面的教育”。

  专家说>>家长要坦然谈性,参与孩子的性教育

  此前,有心理医生遇到这样的案例,一名20岁的女孩问这样的问题“接吻会不会怀孕”。这是纯洁还是无知?旁观者感受更多的是震惊和伤痛。引领少男少女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是家庭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但遗憾的是,当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引导,在多数家庭和学校教育里,还是一个盲区。

  对于性教育,性与性别研究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方刚一直坚持“赋权式”。他表示,要明确的是,青少年的性人权既有拒绝的权利,也有接受的权利,应全面而准确地获取性方面的信息、教育。现状是,青少年已经有了这样的性意识,家长却还没有跟进,一味地避而不谈或是谈性色变,都是对孩子性人权的掠夺。提高青少年性自主的能力,开展赋权的、全面的性教育很重要,青少年接受性教育也是一种性人权的获得。调查中发现,济南市几所中学曾尝试进行生理卫生课程,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也表示,公开而真诚的对话式的青春期性教育方式,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呼唤并期待已久的。

  对于家长谈性色变,方刚认为,这种尴尬是成年人想象出来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此并不觉得尴尬,反而是在大人的想象中,避而不谈是最好的教育。小齐的妈妈认为,青少年心性不太稳定和成熟,模仿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又缺乏是非判别力。青春期性教育岂不是起到了“助燃剂”的作用?“不是说我们不涉及这个问题,我们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它就不存在了。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缺失,是造成很多悲剧发生的根源。”在推广性教育的过程中,方刚感慨“太难了”,对于家庭如何参与青少年性教育,方刚建议,家长首先要坦然谈性,多读一些相关的教育书籍,要尽量通过学习专业的方法与孩子交流,参与孩子的性教育。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性福测试工具更多>>
推荐专题更多>>

触屏版|网页版|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4- 这样爱(www.zheyang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