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4 21:02来源:39健康网分享
从年初开始,张华的月经量就越来越少,每次不到两天就结束了。她听说服用益母草冲剂可以调理月经,就买了一些试用。开始用时,的确有效,不仅月经量增加、月经时间延长,而且以往来月经时常有的小腹坠胀、疼痛等不适也消失了。然而,刚过去几个月,益母草冲剂就不起作用了。即使她把服药剂量一增再增,月经量还是越来越少,到最后竟然不来月经了。
1.月经量多的人越用出血越多
益母草冲剂、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是很多女性的家中常备药。不少人和张华一样,在月经不调、痛经发作的时候,都会服用这些药物来调经止痛。益母草制剂真就这么好吗?为何张华服药后月经量却依然减少,直至不来月经了呢?
益母草,人们常把它称作“为女人而生的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利尿消肿等作用,是治疗妇科病的重要药物。需要提醒的是,益母草并不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的“万能药”,它主要适用于月经量少(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或后错,每次来月经只有几滴或不足两天就结束)、产后腹痛等。专家说,有些女性月经不调的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月经时间过长等,而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这类女性服药后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反而会加重月经不调病情。另外,益母草性寒,体质偏寒的女性也不建议使用。
2.益母草仅适用于血瘀型月经量少,而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那么,月经量少的人就能放心使用益母草类中成药了吗?也不尽然。专家说,月经量少主要分四种类型,虚证型的最多,约占80%。另外三种类型分别是血瘀型、宫寒型和气滞型。益母草主要适用于血瘀型的月经量少,而且是治标不治本,月经期间使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如果不注意日常调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血瘀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月经颜色发暗,有血块,伴有腹痛症状。这种类型的患者在平时需要使用一些活血养血的中药进行调理,比如四物汤。
虚证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月经颜色发淡,像洗肉水,也有的表现为月经颜色鲜红,患者还常常伴有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虚证有很多种,比如肾虚、血虚、气虚等,所以患者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哪种虚证,然后有针对性地治疗。肾虚者要补肾,血虚者需补血等。
宫寒型月经量少主要表现为小肚子发凉、怕冷、痛经等,该类型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不吃生冷食物,穿衣要保暖,同时可以适当喝一些当归生姜羊肉汤。
气滞型月经量少主要是生气引起的,表现为小肚子胀、胸胀,月经怎么也下不来。这类患者除了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平时可以吃一些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的逍遥丸。
3.随意使用益母草可能耽误妇科疾病治疗
也许有些女性觉得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月经量少,使用益母草类中成药顶多无效,不至于会造成什么危害。其实不然,随意使用益母草,很可能掩盖某些妇科疾病,导致病情贻误。
很多妇科疾病都会导致月经量减少,包括一些器质性病变。最常见的可以引起月经量减少的妇科疾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内分泌紊乱等,这些疾病的患者自行使用益母草后,可能暂时增加了月经量,但是病根不除,时间一长,就可能和张华一样出现用药无效的情况,月经量重新减少甚至停经。更严重的是,由于未能及时治疗,原有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疾病很可能加重,甚至会引起不孕等后果。
此外,是药三分毒,长期滥用益母草类中成药,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会造成肾功能受损。专家提醒,女性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查明病因,规范治疗。
这个小故事曾经经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的改写,放入他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中,讲的自然是豪门大户妻妾众多,且门禁不严,以至于绿帽子连戴就是十余顶了。
女性自慰不仅仅是用手,还会借助工具。当然女子自慰工具也不是现代才发明的,而是古代就有了。那么古代女子都是用什么工具自慰的呢?下面小编就来揭秘一下。
内裤是每个人必须穿的服饰,很难想象不穿内裤的感受。但是中国历史上女人有不穿内裤的,那么,那时候为什么女人们不穿内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性是人的本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现性欲和性冲动,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我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性文化典籍,在性爱艺术方面,有人认为古代中国胜过古代西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